编者按:
为践行乡村振兴战略,获取大量的一手数据与资料,记录乡村社会正在发生的深刻变迁,为了让学院式学术,走出象牙塔,融入社会,融入青年学生的成长历程中,山东管理学院山东新型城镇化研究所(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成立“乡村观察”调研基地,举办“乡村观察”大学生返乡调研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农村调查,关注乡村、记住乡愁,服务政府决策。本话题文章为他们调研时写的调研感悟,现逐期推出,以飨读者。
山东管理学院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壬寅团队共计八名成员。在本次实践期间,团队以共同富裕与农村居民持续增收、城乡融合与农村居民就业情况、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农村土地改革现状三方面为实践主题,分别对自己的家乡进行了走访调查,了解当地居民对土地收入、土地制度和就业的态度与看法。同时通过网上会议分享实践情况,团队共收集到有效问卷70余份,撰写调研札记8篇,调研报告1篇。

图为山东省菏泽巨野万丰镇西龙山集村,调查员在庄稼地里看到的情景。正值中午时分,农民仍在地里辛苦劳作。在村子里,村民收入来源主要取决于农作物收成的好坏,因此村民大多数都是早起晚归,一天在地里忙活,就是为了有一个好的收成。(赵加斌 摄)

图为潍坊高密市柴沟镇柴北村,调查员在村中街道口处所见。每到下午饭后,村中的老人们聚在一起,下棋讨论着彼此的家常,讲述地里的收成和相关的农村政策,村中老人格外上心的就是惠民利民的农村政策。(薛庆怡 摄)

图为青岛黄岛区藏南镇大柳家庄村,调查员向农村居民普及农村土地改革政策,了解农村居民对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看法意见。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普及能够让农民不再被束缚在土地上,农村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也为工业化提供劳动力保障。 (丁庆雪 摄)



图为枣庄滕州市鲍沟镇后汉宫村,调查员来到滕州市鲍沟镇鑫剑农机专业合作社和村委会,了解关于农业发展、农机作业、技术服务及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等情况。新的合作社与过去的不同,它具备团购农资、获取市场信息、技术、销售、资金、政策和加强抵御风险能力等优势。(吕俊瑶 摄)
通过本次乡村实践活动,实践队员更加深入了解到了农村居民对土地收入、土地制度和就业的态度与看法,而且这次的实践活动是实践队员了解社会、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可以用自身的实践行动去关心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为乡村的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