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处首页 | 研究院首页 | 学校首页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让莘莘学子关注乡村,记住乡愁——山东新型城镇化研究所“乡村观察”大学生暑期返乡调研剪影(五)

作者:   责任编辑:管理员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8-09-02  浏览次数:

编者记:为了获取大量的一手数据与资料,记录农村社会正在发生的深刻变迁,为了让学院式学术,走出象牙塔,融入社会,融入青年学生的成长历程中,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山东新型城镇化研究所成立了“乡村观察”调研基地,打造“校园+田野”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举办“乡村观察”大学生返乡调研活动。通过返乡调研,把校园学习延长到田野,引导学生深入农村调查,关注乡村、记住乡愁,服务政府决策。2018年7月至8月,调研学子克服了种种困难,在田野课堂向农民求真知,从实践中学习,进一步了解真正的农村。他们用双脚丈量田野,用访谈发掘历史,用理论勾连实践,用实证回答问题。以特有的韧性完成了本次调研活动。本文是他们调研时写的调研感悟,现逐期推出,将给大家展示此刻农村的真实面貌。

调研人员:山东管理学院 王晓东

调研地点: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中至镇两河村

调研心得:

盛夏骄阳似火,却阻挡不住我们开展山东新型城镇化研究所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正是因为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这个夏天才有了不一样的颜色。

犹记得老师的动员大会让我们莫名兴奋,因为漫长的暑假终于有一份有意义的事情去做,不用整天过着空调西瓜追剧的无聊颓废生活,大概这样有意义的青春时光才是自己想要的。但兴奋中夹杂着一丝不安,因为这是一段完全陌生的经历,自己没有任何经验,大量的采访问题对于自己和被采访者都是一次考验,在经过老师详细指导后我们紧张的心中则是多了一份坚定,坚定了我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十几份问卷做完之后最深的体会,由于开始对问卷不熟悉,对问题把握的不够透彻,最开始的几份问卷开展的进度比较慢,采访也不是很流畅,只有经过对问卷的详细研读以后才可以掌握每次访谈。

     

我的家乡两河村位于山东半岛尾翼、水上运动之都——日照。过去以经营水果蔬菜为主,现如今随着政府产业扶贫政策的落实,一系列扶贫项目在本村实施,如光伏发电项目,草莓采摘扶贫大棚等,每个项目都让大部分村民受益,例如草莓大棚对外长期出租,探索“草莓产业扶贫模式”,每年可实现稳定收益,闲暇时间闲余劳动力可到草莓大棚打零工增加收入。除此之外随着政府的绿化园林计划,村中部分耕地转让给政府企业,因此如今本村收入来源大部分以打工为主,耕地所产粮食大部分用于售卖,小部分用于生活所需。本村距离城镇较近,离乡镇仅1.5公里的距离,距县城也就10公里左右的路程,生产生活用品均可到城镇购买,生活较为方便,但工业产业较少,除去县城几家发型工厂可供劳动力打工之外,剩余劳动力只能去较远距离甚至其他县市打工,因此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劳动力只能在家务农,闲暇时间街头随处可见乘阴纳凉的妇女和打牌下棋的老人。通过和他们聊天你会被他们身上那份淳朴打动,他们为了家庭倾尽自己的所有能力却从不诉一声苦,即便生活条件多么差,只要可以工作赚钱就是幸福的,你要是亲眼看到他们在炎炎烈日下挥汗如雨的工作场景你一定会被打动,真的比文章里写的要生动许多。

     

通过这次调研让我更加了解这个美丽的小山村,更加了解和喜欢这些细腻淳朴的村民,被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品格打动。

 


 

调研人员:山东管理学院李万翔

调研地点: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佃户屯办事处后崔楼行政村

调研日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歌。从小时候开始,这首诗就一直教导我们要珍惜粮食,此次暑期有幸参加了山东新型城镇化研究所组织的“乡村观察”活动,对我的家乡进行了调研。现如今当我们真正走到乡下的时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时候,这首诗又一次给我们上了一堂课。我们调研团的六个人聚集在后崔楼这个村庄里。路上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万福河,河水碧绿,坐在岸边是垂钓的人们。

随着路程的进展我们来到了果园看着这果园的果子长势不错我们向爷爷询问了我们需要研究的第一个课题——如何灌溉?水是生命之源,那么面对这些果园和农田,灌溉所需的水又是哪里来的呢?通过我们在后崔楼村民的走访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在该村的外围,有一条排水渠,排水渠的源头是黄河,在地头有一个大型的水闸。每逢旱季,水闸就会打开,横穿农田和果园的排水渠就会有水源源不断流入,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农田和果园的水源的保证。不过,在我国像后崔楼这样村庄还不多,有很多农村都缺水,农民都是靠天吃饭,想要改善这些问题,要靠国家,也要靠我们,我们应该更加珍惜水珍惜点点滴滴。

IMG_19800101_082035

水源不是问题,那么在后崔楼村民最关心的问题又是什么呢?我们继续走访。问了很多村民,我们得到了答案。在农民眼中,粮食就是生命,一年收成的好坏代表一年生活的质量。农民确实不容易,在对一位老大爷的调查中,我们得到:单单一季小麦,除去麦种需要¥50,治虫防草的农药需要¥300,到丰收的时候一亩地还需要¥100,不算劳动工费,一年纯收入¥500不到。这么少的收入,农民为什么还要在农村种田,过这面朝黄土腚朝天的生活呢?老大爷说:没有粮食不行。这是农民植根于骨子里的信念。

IMG_19800101_092309

接下来我们调查了城乡有无差距,通过调查结果来看,城乡之间还是有些差距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乡村交通设施不完善,村民的生活水平不太高,购买生活用品还不太方便,总结这些调查结果来看,要想缩小些差距还是要靠村民共同努力,共同建立乡村全面化体系,朝着把乡村都发展成为小康社会的目标奋斗!

紧接着,我们去调查了农民工问题,在我们村外出打工的人也有一些,一般就是一家出去一个人,留下的就是种种家里的地。现在的农村劳动力现状是基本充足的,每家每户都能够自给自足,可以靠种地自力更生。调查了一些农民每年的收成,一年纯收入大概1000-2000多元。总体来看,农村的劳动力充足,有些人出外打工,大部分人可以靠种地自立更生。

6dc3482fd0ea91f1

我总是对农村的一些商品的安全问题不太放心,于是就特地留心了一下村里的一个小店,果不其然,这里的一些商品确实存在食品安全的问题,比如我们平时喝点汽水“雪碧”,就在这家店里摇身一变成为了“雷碧”,在字体结构上看差距并不大,一般人不仔细看也是不会轻易发现,但是这饮料虽然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危害,也只是不一样的名字,但是在这背后我们或许不知道这些假冒伪劣制品,不仅盗用名牌商标,而且还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赢取更多的销售利润,在背后使用劣质塑料和劣质香精我们喝了以后会对身体健康产生重大的威胁。

除了这样的假冒伪劣产品之外,我还特意关注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一些食品的保质期与食品卫生问题。没有出乎我的预料,这些问题都同样存在,比如榨菜和一些面包的胀袋,还有一些面包甚至长了霉,但是这些商贩并没有把它们拿下货架,依然把这些有食品安全的问题的货品明显地摆在上面。我认为这些问题都不是什么小事情,可能往小处说是会闹肚子,往大了说甚至有生命危险,所以下一步农村的建设当年,我认为还是不能离开对与食品的关注,杜绝有食品安全问题的商品出现在货架上,以免发生食物中毒事件。诸如此类,农村的生活水平还是有那么多的问题。

这次下乡体验我们不仅完成了老师交给我们的任务,还丰富了眼界,学习到了很多。我们约定每年还是我们六个会再一次帮助农民伯伯,再一次体验乡下生活。感谢有这次返乡调研的机会让我们体会到那么多。